11月3日至4日,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尼克·诺尔赛亚哈丽蒂·宾蒂·尼克·达乌德博士应邀来校,围绕“研究方法论”“智能建造与防灾技术”两大主题,以专题讲座、交流座谈等形式,深度参与我校研究生全过程培养方案优化及土木学科国际合作规划。

11月3日下午,尼克博士在图书馆博雅厅为土建学院新生作题为《从基础到前沿:土木工程学科核心与新生成长路径》的专题讲座。她结合20余年岩土工程与智能建造科研经验,阐释了土木工程“务型职业”本质,通过解析岩土工程等方向,对比中马智能建造技术差异,并紧扣攀枝花地域需求分析提出了深地工程、抗震防灾技术突破路径。讲座中,尼克博士与2025级土木工程、智能建造专业新生面对面交流,为同学们制定学业与职业规划给出个性化建议,现场互动热烈。

11月4日上午,尼克博士在图书馆博雅厅为我校2024、2025级研究生开展“研究方法论”研习班。她将研究方法论明确为“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性框架”,系统梳理了工程研究类型、全流程及跨学科通用工具,拆解导师职责与师生共同责任,分享导师对研究生“自主能力、高质量成果、持续研究热情”的三重期望,并指出选题、实验设计、数据解析等常见误区。课后,尼克博士与研究生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,双方就“跨学科研究生自主能力培养”“学术热情激发”等进行深入交流,为我校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国际经验。

11月4日下午,校际合作专题座谈会在土建学院103会议室召开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崔朝晖、土建学院党委书记薛荐戈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。会上,薛荐戈介绍了学院办学特色、学科布局、科研方向及实践育人成果;尼克博士分享了博特拉大学工程学院分层化教学”“实验室建设标准”及智能建造科研团队模式。双方围绕“国际工程研究方法论”线上课程联合开发、师生短期学术交流、山地城市防灾与绿色建材跨校研究小组组建等深入研讨。崔朝晖表示,学校将尽快推动合作落地,助力土木学科高质量、国际化发展。
此次尼克博士来访,以“专题讲座启智、方法论课程筑基、师生座谈谋细、校际研讨谋远”为主线,为我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搭建了高水平国际学习平台,也为两校学科合作打通了新路径,推动学校学科发展与全学科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。
(编辑/孟丽茹; 审核/崔朝晖 秦振涛 薛荐戈)